
嘉通集團:打造長三角區域“司機之家”新標桿
嘉通集團:打造長三角區域“司機之家”新標桿(嘉興日報2025年4月27日第4版).pdf
撰文 朱葭葦 蔣雯霞 李斌
昨天晚上10時,位于杭州灣跨海大橋北岸接線高速的汾湖服務區燈火通明。一輛滿載貨物的紅色卡車緩緩停入車位,司機周小海跳下車,拎著保溫杯徑直走向一棟深灰色建筑,屋頂上“司機之家”的招牌在夜色中熠熠生輝。走進大樓,自助洗衣機的滾筒聲、按摩椅的機械音、熱水壺的沸騰聲交織成獨特的夜曲——這里是目前浙江規模最大和首個獨立開辟男女分區休息的“司機之家”,也是廣大貨車司機在路上的“新家”。
2024年12月10日,汾湖服務區“司機之家”投入運營。這個“司機之家”獨立建設在服務區綜合樓外,建筑面積達1587平方米,總投資600余萬元,內設4個休息區,24小時開放運營,周邊設置大貨車停車區域,可同時接待上百名司乘人員,截至目前,已接待服務司乘人員近16.5萬人次,單日最高接待司乘人員超3200人次。
這個24小時不打烊的空間,正悄然重塑著貨運司機的生存方式。
時代的必答題:“司機之家”為何而生?
“以前困極了就掐大腿,現在能踏實睡兩小時。”周小海今年45歲,江蘇連云港人。20歲起,他便踏上跑長途運輸的職業道路,長期奔波于福建、浙江和江蘇三省之間,不到4平方米的駕駛室成了他移動的“家”。
周小海掏出手機,展示一張十多年前拍攝的照片:寒冬的露天停車場里,十幾個司機蜷縮在各自的駕駛室,用棉被裹住身體抵御寒風。他的手指劃過屏幕,畫面切換到如今燈火通明的“司機之家”,“現在這里特別舒服,就像家一樣。”
周小海的老照片,封存著貨運司機的集體記憶。
長三角地區作為中國經濟的核心引擎之一,憑借其密集的產業鏈和消費市場,物流需求持續攀升。以嘉興為例,相關數據顯示,2024年全市公路貨運量達2.02億噸,占貨運總量的63%,區域內日均車流量超百萬輛次,貨車司機群體規模龐大。
然而,在物流需求井噴、即時配送成為常態的當下,傳統高速服務區僅提供加油、如廁等基礎服務,功能短板日益凸顯,不少司機被迫在駕駛室過夜,休息質量堪憂。
“困了就在駕駛室過夜,可折磨人咯!”貨車司機王建軍苦笑著比畫道,狹小的座椅放平后僅容側躺,腿只能懸在半空。
這一矛盾折射出物流行業的深層隱憂——當長三角邁向“全球物流樞紐”時,支撐其運轉的司機群體卻面臨生存尊嚴的缺失。
“建設滿足貨車司機美好生活需要的‘司機之家’不僅是行業升級的選項,更是保障物流安全、提升區域競爭力的時代必答題。”嘉通集團卓驛公司副總經理陸峰表示。
“司機之家”是嘉通集團在民生服務領域的一個新嘗試。設計之初,嘉通集團通過向過路司乘人員發放問卷、走訪周邊的物流企業、召開“司機吐槽大會”等方式進行深入調查,確保后續的建設、服務等都緊貼司機實際需求。
陸峰的辦公室里至今仍然放著厚厚一沓的問卷調查記錄:從“急需24小時修車服務”到“希望設置男女分區的淋浴和休息空間”,從“免費貨單打印”到“希望有可供休憩的沙發軟墊”,這些碎片化訴求經梳理分析后,匯集成五大核心痛點:疲勞緩解、男女分區、健康管理、車輛保障、社交需求。
“嘉善縣陶莊鎮位于蘇浙兩省的交界點,東距上海虹橋樞紐也就60公里左右,汾湖服務區可以說是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物流網絡的‘十字路口’,集聚了大量貨車司機。這些流動性較強的新就業人群,是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,也應當成為城市發展成果的獲益者。”陸峰說。
2024年9月,“司機之家”改造提升項目正式啟動,以服務貨車司機群體為導向,配置平價餐廳、同城同價超市、淋浴房、洗衣房、休息區等,并引入智慧監測系統和千兆寬帶。此外,“司機之家”提供微波爐加熱、貨單打印、測量血壓、公益理發等14項免費服務項目及辦理ETC、平價餐飲等有償服務。
如今,看著燈火通明的“司機之家”,周小海感慨頗深:“設施如此完備的‘司機之家’,為我們提供了很大的便利,讓我們吃上了可口飯、洗上了熱水澡、睡上了安穩覺!”
重構路上的家:從“生存角落”到“溫暖港灣”
昨天晚上8時,“司機之家”的女性專屬區內,洗衣房的滾筒洗衣機發出咕嚕聲,梳妝鏡前亮著柔光燈,女浴室傳來嘩嘩水聲。
39歲的女司機管積利擦著濕發走出來,徑直躺在沙發椅上,長舒一口氣,“以前在服務區洗澡得掐著表,現在20分鐘內免費洗浴,還能從容地洗個頭。”
滾筒洗衣機前,46歲的貨運大姐王麗娟正把洗干凈的衣服放進烘干機,手機還開著視頻聊天框,“閨女視頻查崗呢,非讓我證明沒睡車里。”她翻轉鏡頭,拍過帶緊急呼叫按鈕的床頭、消毒柜里的女性用品自助機,“瞧瞧!這條件就和咱家一樣!”
嘉興為何要花大手筆、下大力氣,打造浙江首個獨立開辟男女分區休息的“司機之家”?
在陸峰的電腦屏幕里,幾組數據引起了筆者的注意:近5年來,女性貨車司機數量增長迅速。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,2024年持有A2駕照的女性司機已超過28萬人,比2020年增長了143%。
“設置男女分區的‘司機之家’,本質是對貨運行業性別差異需求的回應,是保障女性從業者基本尊嚴、提升全行業服務質量的必然選擇。”陸峰認為,其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維度。
第一是安全剛需,設置男女獨立衛浴的“司機之家”有利于女性司機的隱私保護;第二是設施適配,從“將就”到“講究”的服務升級,所有淋浴室貼心安裝了衣服收納筐和折疊座椅,24小時提供熱水及暖氣,墻面上貼有二維碼標識,掃碼即可使用淋浴服務,20分鐘內全部免費;第三是心理認同,打破職業性別偏見,女賓區裝飾采用暖色調與柔光,留言墻展示“卡姐風采”照片,消解“貨運是男性主場”的刻板印象。
“司機之家”好不好?廣大女司機口口相傳、“用腳投票”——試運營至今,“司機之家”女賓區約有3400人入住,相比未男女分區休息前入住率增長了142.86%。
如果說性別友好設計體現了公共服務的人文溫度,那么從柴米油鹽到停車安全的系統化保障,則彰顯了“司機之家”建設者的全局視野。
從細節著手辦實事,精準服務大民生。
礦泉水2元一瓶、方便面4.5元一桶……在嘉通集團自營品牌驛利客超市里,趕路人的“剛需”食品一應俱全。所有商品同城同價,目前已有商品100多種。看著價格標簽牌,司機老張驚嘆不已,“有些東西,賣得比市區超市還便宜!”
平價餐廳飄出陣陣香氣,面條、餛飩等各類餐飲應有盡有,山東籍的貨車司機王師傅正大快朵頤,“我是北方人,吃飯喜歡配大蒜,最讓我驚喜的是,這里居然還有免費的大蒜,專門為我們北方司機提供!”
從技術保障方面著手,讓司機停得更放心。
為保障大車停車需求,汾湖服務區增設了貨車停車位,同時設置了潮汐停車位,大貨車進區的高峰期,將部分小車停車位“合二為一”成為貨車停車位,總計貨車停車位270個,數量遠超一般服務區。休息區還安裝了監控屏,可連接外場50余臺監控攝像頭,方便駕駛員實時觀察車輛情況,并設置了突發事件報警按鈕接入屬地公安系統,實現全面監控、實時查看、一鍵報警,消除安全管理盲區,提高突發事件聯動處置能力。
未來的目標:努力打造長三角區域“司機之家”新標桿
今年,推動“司機之家”提質擴面納入浙江省交通運輸廳民生實事項目,全省計劃新增“司機之家”15個,不斷強化規劃布局、豐富服務類型、提升服務水平,為貨車司機提供更為舒適實用、安全便捷的暖心服務。
嘉通集團以此為契機,不斷創新服務模式,提升服務水平,定下了清晰明確的目標——努力將“司機之家”打造為長三角區域“司機之家”新標桿。
“這絕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,而是關乎千萬司機尊嚴、區域物流效率和社會治理溫度的系統工程。”陸峰認為,在物流業“速度”與“溫度”的博弈中,“司機之家”絕非錦上添花,而是長三角能否實現“高質量一體化”的關鍵落子。當廣大貨車司機在行駛路途中有了“溫暖港灣”,區域經濟的血脈方能暢通無阻。
自“司機之家”投入運營以來,嘉通集團積極與嘉興市公安局、嘉興市交通運輸局、嘉興市總工會、嘉善縣相關部門單位等加強聯建聯動,凝聚工作合力,發揮陣地作用,搭建“司機之家”服務平臺和司機互助社區,攜手打造“一站到家”式的服務驛站,開展法律咨詢等志愿服務活動和關愛幫扶活動,聯合屬地適時推出健康義診、便民服務。目前已經推出共富集市等10余場特色活動,并將每月5日設為“愛心理發日”,常態化開展志愿服務。
此外,嘉通集團還積極搭建“司機之家”線上交流平臺,方便廣大司乘人員及時共享貨源信息、了解“司機之家”的活動預告、餐飲優惠等信息,打造“需求導向、服務跟隨”的互動模式,目前已經有330余名司乘人員加入。
如今,在長三角城市群的版圖上,一個個改造升級后的“司機之家”正從服務節點逐漸進化為價值樞紐。當基礎服務形成標準化模板、特色創新積蓄差異化勢能,這種從功能供給到價值創造的躍遷,正在重新定義“司機之家”的內涵與外延。
“展望未來,‘司機之家’不應僅是公路旁的休息站,更應成為鏈接人、車、貨、城的樞紐。”嘉通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,下一步嘉通集團將持續通過“司機之家”這個小切口,做實交通行業“大服務”,不斷加強與相關部門、屬地政府、行業聯盟的溝通合作,創新服務模式,共同推動道路運輸行業人文關懷與服務標準化,形成可復制、可推廣的模式,讓“司機之家”成為長三角地區物流業高質量發展的溫暖注腳。
本版圖片除署名外由嘉通集團提供